2020年国内最后一个大型车型---广州车展的结束象征着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大戏”即将落幕。与人流攒动、展台热度居高不下的WEY、领克展台不同的是,长安福特所在的福特展台不仅几款主打车型无人问津,而且就连标榜性能与个性象征的入门版跑车野马,都没人去关注,诺达的展台门庭冷落,颠覆了几年前长安福特展台的景象,那些年福克斯还在大卖、蒙迪欧还是中级轿车典范、翼虎正在紧凑型SUV市场中堵截途观。
真的是金玉其外?从2016年平均月销8.3万辆;全年近100万的销量,到2019年上半年全系才卖出7.5万辆。三年时间,长安福特都经历了什么?
有人说,长安福特在三年中的产品更迭速度慢;也有人说是因为长安福特的产品战略总是失误,把三缸机当宝贝,却被市场一脚“踹”到牙碎,自己却只能吞到肚子里;更有人认为是江铃福特玩“中国特特供”车型没玩好,折了夫人又折兵;更多人感觉是长安福特产品的品质从“断轴”开始就没能有彻底的品质改变,加上败絮其中金玉其外的全国销售服务机构,也就是长安福特版的经销商端过低的服务品质和用户体验所致。
有过辉煌和值得炫耀过去的成绩,不敢相信,能够从互联网上汇总出长安福特这么多的负面表现,但,对于产品战略或品牌定位的失策而言,品质与服务不能深得人心也许才真的是长安福特拉跨的最重要原因。
在车质网上查询到,长安福特的主销车型虽然在近两年都有较低的问题投诉量,但不难看出,这是与市场销量的波动有联系。看到作为支撑销量的福克斯,从2018年到2020年在车质网的总故障投诉统计还不到600个,平行看,这三年的销量也是该车型最低的。
2020年福克斯月均销量不足3000辆,虽然在本次车展中推出了2021款的四个版本,但网上关注热度并不够,加之一直以来福克斯的“异响门”没能得到根本解决,很多曾经视福克斯为“小钢炮”为神车的用户纷纷把目光转到了别的车型上。
积少成多的小毛病虽然长安福特摆脱了曾经的“断轴”事件影响,但频发的小毛病在自以为傲的渠道端没有能根本解决,很难让消费者得到更深一步的信任,就拿福克斯频发的车门、天窗异响来说,在车质网等各大汽车质量投诉平台上层出不穷。
近两年该问题已然成为长安福特的主要投诉类型,在网上可以搜到包括来自佛山、合肥等多地关于天窗异响难以根治的投诉。另外,这些车主都表示相对于异响的问题,经销商所给予的解决方法及维修水平完全不能让人满意,
从佛山的林先生的陈述上可以看到,天窗、车门异响的问题,通过经销商的多次“检测”一直没有解决,该车主已经失去了对厂家和4S店的维修水平及态度失去信心。
对于车内非核心部件的“异响”问题,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行业内主机厂人士表示,这种问题不能用一个参数或者一个指标去衡量或者评估,在车辆总装及各零部件制造、审核过程中,残次率保证在九成以上、达到书面标准内即可。所以他表示,相对于长安福特的“异响”,或者是喷漆过程中的1-2个“小沙眼”,都无法作为经销商、主机厂为其维修的标准。
没有纳入标准内,或者说无法纳入标准内的“问题”,就这样被堂而皇之的成为经销商和主机厂互相推诿、拖延的口实,但殊不知“积少成多”就会让消费者对整个品牌产生足够“大”的影响。
所以,我们从“长安福特多次维修未果”的关键字上搜索出很多关于长安福特的投诉案例,其中包含发动机漏油、制动系统报警、漏防冻液、导航失灵、发动机抖动、真空泵漏油等。
长安福特在杨嵩上任后,一直在强调经销商的服务体系建设和盈利能力,虽然在上任后经销商的库存和盈利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渠道数字化营销也纳入了改革进程中,但唯独能解决基础维修能力和提升服务品质上,在投诉中没有看到。从网上看到几个很典型的案例,足以说明,长安福特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忽略了服务应是渠道之本。
质量再一次成为福特的第一要务对于福特汽车的制造成本与质量问题,近期,福特北美总部已经在重点推动,包括缩减经销商在车辆缺陷方面的支出,以及保证降低来自供应商的不良零件的数量,现阶段约占福特保修成本的三分之一,最后要避免车辆本身的设计和制造方面出现的问题。
福特官方表示,根据过去三年中的数据统计,福特汽车与通用汽车相比在质量上的差距有所扩大。
为了解决质量问题,福特目前已经重组了团队,以跟踪其工厂进站零件的质量。这些团队以前因削减成本而解散。Farley敦促高管解决30天以上的质量问题,以减少福特与其它汽车品牌在质量上的差距。
显然,福特的问题是内部知晓的,对于福特总部在质量上的重视,不知道长安福特方面是否有相关执行的政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基于福特总部战略上的部署。
总结来说,近些年,随着国际零部件品牌落户中国投产,助力各大主机厂在基础配置和科技化配置方面有较大的提升,首先,那些以前因零部件空运而导致的成本性“减配”的事件逐年缩减,其次,也让自主品牌的产品力有明显的向上发展趋势。而随着吉利、领克、哈弗、WEY等品牌的产品正全力超越合资品牌之际,众多合资车企正“火上眉梢”般加紧布局新一轮的产品“军备”竞赛,但不是每个品牌都像南北大众、双田合资公司一样,在新产品研发投入和品质管控上“两手抓”,并且在得到市场认可的同时还能有不错的口碑。
德系车与日系车的风光,是建立在10年以上在华市场深耕的回报。虽然也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回顾看在他们出现过失后,提高质量把控才能提升口碑。相反,追求利益最大化确实没有错,但在众多小毛病的拖累下,主机厂与经销商的不作为,势必会把一个曾经辉煌过的品牌弄垮掉。
(责编:飞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