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脚婶”不幸离世了,得知这消息后,很多人把矛头指向涉事车辆的全景天窗。
从现场的图片可以见到,涉事车辆的损毁挺厉害的,车顶直接被掀飞,前挡风和全景天幕的玻璃碎裂、车头严重变形。看到如此惨烈的事故现场,很多网友免不了对于全景天窗的安全性展开讨论,甚至有人称如果没有全景天窗也不会这么惨。
对于这起事故,究竟全景天窗应该背锅吗?我们跟任职于国内车企的车身结构工程师王工共同探讨了这个问题。
全景天窗比你想象中更“结实”
Q:怎么看于月仙的车祸现场?特别是车顶受损的情况?
A:从专业人士,尤其是行内人看来,这仅仅是普通的车祸,没必要上升到全景天窗的安全性问题。从目前有限的图片以及信息去判断,导致人员伤亡的首要原因还是车速以及被撞物体的重量。
Q:针对此次事故,是否意味着对于采用全景天窗的车型,安全性低于非全景天窗呢?
A:小天窗、不带天窗的车型虽然车顶有铁皮覆盖,但这不代表它们有更高的安全性。其实车顶的铁皮跟车门一样,大多都为0.7mm的薄板。大概相当于手指用力摁,也能摁出凹陷的厚度。同时车顶横梁也仅仅为1.2mm厚度,虽然有一定抵御撞击的作用,但相对骆驼和过快的速度,能起到的效果也是有限的。另外再补充一点:全景天幕所用的玻璃材质为夹层玻璃,强度甚至比这块铁皮更好些。
Q:车身强度上,采用全景天窗和小天窗的车型有多大差别?(包括可开启的全景天窗与全景天幕)
A:其实汽车设计的阶段已经考虑到全景天窗/天幕、以及小天窗,甚至不带天窗车型的结构性能,它们的结构强度有所差别,但差别均在同一个安全等级里面。不存在因为装备了全景天窗,从而导致车身结构强度明显受影响的情况。
Q:针对全景天窗的车型,一般在材料or结构上会有相应的补强设计吗?
A:会有的。采用全景天窗,尤其全景天幕的车型大多取消了车顶横梁的设计,但会在车顶框架增设钣金厚度为1.5mm的加强环。有了这个加强环,该车型的结构强度可能比非全景天窗的车型更强些。当然了,正如上面提及到的,它们依旧在同一个安全等级里面。
Q:车身结构工程师做碰撞分析时,会考虑车辆和大型动物碰撞的情况吗?
A:汽车的车身结构设计是基于现有法规以及特定工况的,关于车顶强度这块,国内也有相关的标准(《乘用车顶部强度》GB 26134-2010)。但不会考虑到过于极端的状况,这不现实。即使有厂家考虑到类似极端的状况,那估计大多数消费者都不会购买,因为这些车子的成本不菲,价格也相当昂贵,况且国际上的汽车厂家在设计的时候也不会考虑到很极端的情况。
关于全景天窗的安全性误区
单纯以玻璃和金属这两种材质来判断,怎么看是脆弱的玻璃更经受不起外部的撞击。但从被动安全性的角度来看,完整的车身主要由汽车结构件、汽车加强件、汽车覆盖件这三部分组成。其中覆盖件包括了大家所看到的车身外部钢板、塑料前后保险杠、车顶天窗等等。
而车辆的被动安全性取决于车架结构,与蒙皮并无直接关系。也就是说,不管用全景天窗还是金属车顶,都不是定义安全性的关键,最终还是要看车身框架的A、B、C柱、车顶横梁是否有足够的强度来抵御冲击。
其实国标《乘用车顶部强度》GB 26134-2010早已有相应的强制性要求:需要向被测车辆顶前部边缘的任一侧施加载荷时,车顶位移不应超过127mm。载荷的大小为车辆整备质量的1.5倍。
与此同时,中保研也引入与北美IIHS相同的标准的车顶强度测试项目,以衡量车辆在翻车或被重物倾轧时的安全性。按照测试标准,车顶载荷质量比需要大于等于4即为优秀(高于国标的1.5)。
随手翻查了C-IASI过往评测过且采用全景天幕或者全景天窗的车型,包括Model 3、天际ME7,理想ONE(配置|询价)等,它们均在车顶强度测试中获得优秀评级,甚至车顶载荷质量并不亚于非全景天窗的车型。这点正好与王工的说法一致。
另外,担心全景天窗/天幕不结实的朋友大可以放心。目前应用于全景天窗或全景天幕的玻璃主要为夹层玻璃,夹层材料为PVB膜。
由于PVB膜具有高粘性的特点,因此夹层玻璃相比钢化玻璃具有更高的抗冲击强度。而且在受到外力撞击时,PVB膜会将两层玻璃牢牢贴合一起,不会碎成渣,减少玻璃碎片飞溅。从事故现场的图片来看,极光的全景天幕也符合这个上述特征。
换言之:要是车辆发生翻滚,并且全景天窗正好撞上了尖锐物体,撞击力大到让玻璃彻底碎裂,那同样的事故发生在非全景天窗的车型上,那块车顶铁皮也无法给车内乘客带来多高的保护效果。网上也有非常多类似的案例。针对这起事故,不排除是因为涉事车辆撞上骆驼后,骆驼被顶起并撞击车顶,导致后排乘客受伤。如果猜测属实,那换成非全景天窗的车辆,也很难避免不幸的发生。
说到这里,再结合我们上述工程师的QA,不难得出这个结论:单纯以全景天窗的存在与否来衡量汽车安全性,本质上跟N年前那些基于一台车铁皮厚度来评价整车安全性的说法同样不可信。既然全景天窗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和普及,侧面也证实了它的存在不会给安全性、车身强度带来多少影响。大家没必要将全景天窗的安全性问题刻意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