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每100辆特斯拉就有250个质量问题投诉,那今年呢?在美国近日发布的一系列市场调研报告中,特斯拉车辆质量和可靠性排名均为倒数,但用户满意度却排在了第一的位置,这个问题也引发了我们的深思:究竟特斯拉存在着什么样的魔力,即便是问题频发,严重危及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的情况下,还能够让消费者如此吹捧?
从J.D.Power发布的2021年度的汽车可靠性研究报告不难发现,特斯拉排名倒数第四位,得分176,这也就意味着平均每100辆车存在176个问题,而在去年2020年美国新车质量研究SM(IQS)中,特斯拉更是以每百辆车250个问题排在倒数第一位。
除了J.D.Power,在最新的美国《消费者报告》给出的调查数据中,特斯拉的质量可靠性排名同样垫底,海内外畅巡的特斯拉Model 3因为油漆、内饰和车身硬件方面的问题不再被列入推荐购车名单当中。对此,《消费者报告》表示,特斯拉的所有车辆都存在可靠性问题,因此不再将特斯拉旗下的车型作为推荐,其中特斯拉Model X甚至被列入2019年度美国最不可靠的10款汽车名单。
然而有趣的是,美国《消费者报告》在同期还发布了2020年车主满意度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特斯拉却是用户满意度最高的一家车企。质量、可靠性排名倒数,车主满意度却排在第一位,有很多人觉得这个现象确实有些费解,连《消费者报告》报告自己承认,在特斯拉身上呈现出了一种奇怪的“二元性”。
J.D.POWER和《消费者报告》这两家调研机构均为美国本土企业,有人指出,用户满意度高或许是因为美系车存在本土化优势,但在我们看来,更多的原因很有可能是消费者在盲目购买特斯拉。这很大程度上也与埃隆·马斯克的个人光环有关。
马斯克随随便便一个推特就能引起市场的腥风血雨,总之马斯克的自我包装,华尔街和硅谷联合人为打造的这么一个高价值的公司,成为一个全球性资源跟进的目标和导向,谁又能证明他不是一个战略忽悠呢?也正是因此,特斯拉可靠性以及质量方面问题被很多忽视,但毕竟问题太多了,有些人藏都藏不住。
相比于美国市场的奇怪现象,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更加具有探讨性。
这还要从2014年特斯拉刚刚进入中国市场说起。那一年,第一批中国用户正式从特斯拉(TESLA)汽车公司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手中接过属于自己的Model S车钥匙。那个时候,特斯拉还是纯进口的方式引入,光是裸车价就要64.8万元起,在当时并不富裕的国内消费者眼中,特斯拉Model S就是一款实打实的豪车,不过那时的电动车还是个新鲜玩意,因此销量也一直不温不火。
紧接着,2016年,特斯拉在国内电动车市场再度发力,Model X正式引入,同样是纯进口的形式,当然售价也来到百万级,0-100km/h加速仅需4.4秒,这样的成绩让不少的人叹为观止,于是,特斯拉变成了一种现象,特斯拉是豪车的印象在国内消费者心中也愈发根深蒂固。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看到别人好,很多人都会想:我为什么不行?于是,2017年,新能源市场迎来了一波井喷式的增长,很多此前闻所未闻的新企业诞生(也就是后来的造车新势力),它们打着超越特斯拉的旗号,开始造车,其中不乏好的产品,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当中也有国家新能源补贴的缘故,甚至有些车企就是为了补贴而造车,但毕竟造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后期补贴退坡,许多缺乏资金和技术优势的造车新势力都被特斯拉“拍死”在沙滩上。
也正是这个时候,特斯拉传出了要国产的消息,而特斯拉的国产对于国内新能源车企而言,显然是一个噩梦。
时间来到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开始建设,短短一年时间,工厂就建成了,在很多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国产特斯拉Model 3横空出世,起售价不到30万元(国产前售价为43.99万元起),这个消息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就好比苹果手机只卖“白菜”价,于是,有很多人心里都有着“买到就是赚到”的想法。
刚刚引入特斯拉时,很多人就抱着特斯拉是一条“鲶鱼”的想法,养肥进而杀之,可殊不知,这条鲶鱼如今已经越来越滑溜。国产化使得特斯拉Model 3的成本大幅降低,如今已经降到了24.99万元,甚至还有进一步降价的空间(国内有关部门要求特斯拉在3年内实现100%国产化换取中国市场的优待政策,而国产化程度越高,成本也就越低),有很多人在购买国产特斯拉Model 3之前就入手了进口特斯拉,于是就变成了特斯拉的“韭菜”,车主找特斯拉维权,但特斯拉方面表示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只能怪消费者买的早。
放眼全球市场,特斯拉的“价格镰刀”也在不断挥舞。2021年初,特斯拉宣布针对欧洲市场下调部分车型售价。其中,Model 3降幅为2500~3500欧元,Model 3标准续航Plus售价从42990欧元降至39990欧元;2月18日,特斯拉日本官网显示,Model 3标准续航版本降价16%至429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6.14万元),长续航版本降价23.8%至499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0.41万元)。
“韭”而“韭”之,消费者对于特斯拉的这种做法已经司空见惯,甚至还一度出现了一群“等等党”,然而他们等来的不是降价,而是特斯拉一系列的质量问题,而在这里,我们又不得不去提一下特斯拉的双标。
特斯拉的双标,是一方面标榜自己是科技领头人,一方面对于消费者并不重视。特斯拉搞出来的Model 3目的从来就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的基建,从而赚取未来巨大的动能利润。这种降维打法,使得从起步晚又走了弯路的国产新能源车企,本来知名度就低于特斯拉,面对价格战,一个个也都面临着两难的境地,跟着特斯拉一起打价格战会把自己的利润打没,不降价又会被特斯拉大幅侵蚀市场。
其二,特斯拉对于车辆质量问题的态度也令人匪夷所思,要么是车主误操作,要么是路面环境所致,总而言之,甩锅给消费者已经成为了特斯拉最为擅长的一件事情。高速突然失去动力,自动驾驶方向盘失控,充电引发车辆起火,正常行驶车辆异常加速,甚至还有涉嫌欺诈消费者“FSD简配”门,但凡任何一家国内的车企出现一起类似的事故,换来的必然是一片又一片的声讨,而特斯拉没有,特斯拉换来的只有日益增长的粉丝群体和销量。有很多自媒体觉得,特斯拉和科技巨头苹果很像,之前iPhone发布时,虽然有大量消费者反映iPhone手机信号差以及电池续航短,有着种种问题,但苹果依旧卖的很好,因此可以把特斯拉当作汽车当中的苹果。但对于这个观点我并不认同。
在我看来,虽然特斯拉算科技产品,但二者本质上是有明显区别的,前者是造车,后者是造手机,手机和车的属性不同也决定了特斯拉和苹果的不同。一款手机如果偶尔信号不好并不会发生什么严重的影响,手机电池续航短的问题也可以备上一块充电宝,可是当质量问题及品控差的在出现在车辆上,很有可能会危及到我们生命,因为你总不能期盼着当车辆失控时,安全气囊能救你的命吧?
不久之前,因为质量问题,特斯拉还解锁了一个史诗级成就——被国家五大部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与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局以及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约谈,这在中国车市前所未有。
约谈的原因也并不新鲜,都是消费者真实反映的异常加速、车辆远程升级(OTA)、电池起火等问题。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作为被约谈的对象,要求其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管理,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尽管监管部门入手,但买特斯拉的人依旧有,翻看各大论坛,吹特斯拉好的人比比皆是,Ta们是不是真的特斯拉车主?有没有可能是特斯拉请来的水军?或者是竞争对手恶意诽谤特斯拉?这些问题要交给大家自己来衡量,我只是说出了我看到的。
不过好在,在特斯拉的压迫下,如今市场出现了像比亚迪汉、R汽车MARVEL R、小鹏P7等出色的车型与特斯拉抗衡,经历这一系列事件后,不少的车主朋友对于特斯拉也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那份盲从。
写在最后
也许正是给予了特斯拉太多的包容,如今才让条“鲶鱼”越变越肥,越来越滑溜,虽然现在还不能向它挥起屠刀,但“杀鸡儆猴”总是可以的吧?不久后就是大家期待的3.15消费者权益日,也不知问题频发的特斯拉是否会因这一系列事件“光荣”上榜。但我想,饿上它几天,或许真的会让它变得老实一些吧。
本文转自:有车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