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向来是汽车发展的风向标,在刚刚结束的北京车展也不例外。车展上众多新车型纷纷亮相,异彩纷呈。不知各位卡友是否注意到,除了新能源汽车,绝大多数常规动力新车型的前格栅被设计得越来越大,即便是曾经不具备“大嘴”潜质的品牌,如马自达、大众、宝马等在新车型和概念车上,都展现出前格栅越做越大的趋势。掐指一算,这种“大嘴”风潮已经吹了近二十年,近几年更是愈演愈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汽车“大嘴”的来龙去脉。


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近几年车展上的新车,“大嘴”造型越来越多,涵盖了绝大多数自主和合资品牌,即便照理说不需要前散热格栅的一部分纯电动汽车,也设计成大嘴前脸,前脸造型“含蓄”的车型反而成了少数。
追根溯源,最初的汽车发动机被安置在车辆后部,并且为风冷,因此那时的汽车还没有“前格栅”这个部件。

1885年,卡尔·奔驰推出了一款采用管状底盘的三轮车Replica,这款车以自行车为原型,将后轮变成两个,两个后轮中间加上其自己设计的四冲程发动机,它便是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动力汽车。

1894年奔驰VELO是奔驰推出的第一辆4轮汽车,也是世界上首款量产汽车。它的发动机依然安排在后轮上,车厢前部只有一块挡板。

世界上第一辆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汽车,据考证是1899年法国的潘哈德Type A1,由于发动机在车的最前方,是汽车的迎风面,因此对发动机的散热更有利,但那时的汽车设计还没有完全脱离马车的思维,再加上动力弱,因此发动机散热格栅还未成型。

1901年,梅赛德斯汽车公司推出了35HP,它搭载了一台5.9L直列4缸发动机,最大功率35马力。由于排量和动力都有所提升,因此它采用了蜂窝式散热器,是第一辆完全脱离了马车设计,可以说现代汽车外形特征的车辆。车头两只大灯中间是发动机的散热格栅,从此之后,散热格栅成了汽车前脸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此以后,汽车的前格栅便成了几乎所有汽车的共有特征(中置、后置发动机车型除外),它和前大灯、前护杠、前雾灯等成为汽车前脸的组成部分,除了满足功能的需求外,也成为汽车造型设计的重中之重。

二十世纪50年代以前,由于汽车发动机的体积比较大,多为纵置直列形式,因此前格栅的面积都比较大。加上车速较慢,因此大格栅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微乎其微。例如这辆1938年雪铁龙Traction_Avant 11B Cabrio。

各个品牌也都不约而同将前格栅作为自己品牌的独特视觉符号,并在此之上大做文章,最知名的便是劳斯莱斯汽车,它从帕特农神庙门头石柱的造型上汲取灵感,造就了莱斯莱斯车上几十年不变的气势非凡的前格栅。

即便是辆电动车,劳斯莱斯概念车103EX Vision Next 100 Concept的车头也保留了帕特农神庙格栅和欢庆女神的立标,格栅俨然成了劳斯莱斯最具代表性的品牌符号。

梅赛德斯-奔驰770Grand Mercedes Cabriolet

梅赛德斯-奔驰是另一个坚持“大嘴”造型上百年的品牌,自从上世纪初奔驰将产品定位于豪华车以后,巨大的前格栅不但是功能的需要,也是豪华车气势的体现。时至今日,最新奔驰S级依旧保持着巨大的盾形格栅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