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凯翼推出了“入川”以来的第一款新车——凯翼炫界。投入“养母”五粮液怀抱两年后,凯翼这个命运多舛的“孩子”喊出了第一声。
欣喜之余也有无奈。这款名为炫界的凯翼新车“成色”不足。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凯翼炫界与奇瑞瑞虎5x保持了较高的相似度,甚至很多人将其称为瑞虎5x的“换壳车”。“养母”有钱但没有“奶水”,搬进“养母”五粮液家的凯翼汽车,仍需要“生母”奇瑞的哺育。
对于命运多舛的凯翼汽车来说,这并不是好消息。毕竟,凯翼自成立至今一直是这么过来的。
业内皆知,成立于2014年的凯翼汽车自诞生之初就注定不是奇瑞的“正规军”。更直白地说,凯翼汽车更像奇瑞的不良资产处理中心,以开瑞和奇瑞低端乘用车为主要产品。更重要的是,凯翼汽车以“轻资产”模式运营,没有工厂,只负责研发和品牌营销。然而,从零开始的凯翼还不具备研发能力。换句话说,凯翼汽车只有个低端品牌,而且还是个“空壳”。
无奈之下,贴着“互联网汽车”标签、喊着“众包造车”的凯翼,只能基于奇瑞现有或淘汰车型“整容”开发新车。C3、C3R、X3、X5、E3无一不是奇瑞车型的“换壳”产品。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凯翼“轻资产”的模式,就像无法脱离母亲的婴儿,始终就没有办法脱开奇瑞原有体系来进行自主生产和管理。
这样一个全新品牌想要“出位”,难度可想而知。因此,业内人士并不看好凯翼的发展。事实证明,这样一个没有品牌号召力、更没有产品力的全新低端品牌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作为。诞生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凯翼的销量一直在2、3万辆徘徊。即便巅峰时期的2017年,凯翼的销量也堪堪过4万辆。不得已,奇瑞于2017年底将凯翼的51%的股权出售给了五粮液集团。
奇瑞甩了“包袱”,但五粮液却捡了个烫手山芋。因为,有钱有工厂并不意味着凯翼就此便会健康成长。
周所周知,凯翼所处的低端车市场日益萎缩。大众推出全新的廉价品牌捷达之后,进一步压缩了中国本土品牌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基于奇瑞老旧车型“换壳”的凯翼产品线竞争力在长安、吉利、哈弗等品牌的同级产品面前并无“高人一筹”的优势。反倒是,成立时间不长的凯翼品牌影响力远远落后于上述一线本土品牌。最为关键的是,炫界的推出再一次证明,凯翼至今仍然没有自己的研发。
诚然,五粮液这个不差钱的“养母”只能确保凯翼能够继续生存,但不能为凯翼的研发“供奶”。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指望奇瑞的老旧车型并非长久之计。而且也只有脱离奇瑞建立自己的研发体系,才能成为真正的“凯翼”。“养母”五粮液集团要做的,是在确保凯翼生存的同时尽早让凯翼生出研发“造血”能力。
至于何时能断了奇瑞的“奶”,得看凯翼的成长速度。不确定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市场会给五粮液多长时间,五粮液能给凯翼多长时间…